近年来,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紧紧围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,多措并举,着力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,有效畅通外地企业参与我市建设工程投标渠道,建设工程外地企业中标率大幅提升,市场主体获得感显著增强。今年以来,中心建设工程外地企业中标率达40.87%,中标金额占比达57.67%,
一是聚焦交易便利,提升服务效能。中心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深度应用,持续提升智能化服务和智慧化交易水平。目前,所有建设工程项目从注册登记、公告发布、开标评标到中标公告,均已实现全流程“不见面”交易。企业通过网络登录交易系统,即可完成投标文件上传、在线开标、实时查看开标过程等操作,投标便利度显著提升。今年以来,平均每标段投标企业近160家。
二是聚焦降本减负,优化投标环境。中心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深化招标投标交易担保制度改革,积极推行以信用承诺替代投标保证金,切实减轻企业资金占用压力。今年以来,招标人接受投标人使用信用承诺替代投标保证金达193.75亿元,替代率97.21%。同时,CA数字证书已实现全国互联互通,企业只需购买一次证书,即可在全国范围内参与招标投标活动,真正实现“一处办理证书、处处互认可用”,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。
三是聚焦信息公开,促进公平竞争。中心全面实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,公开内容涵盖项目单位、项目概况、合同估算金额、预计招标公告发布时间等信息,显著增强招投标活动透明度,便于潜在投标人提前获悉招标项目信息,做好投标准备工作,保障各方主体平等参与招投标活动。近期,根据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部署,中心新增“中标合同”与“合同履行及变更信息” 功能模块,实现了项目合同签订、履约过程及变更情况等信息的动态更新、准确公开,有力推动招投标全流程关键环节信息公开化、透明化,进一步营造了阳光公正的交易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