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 工作动态

武进在全省率先开启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“智能评标”

【信息时间:2023-06-14】 【我要打印】 【关闭】

“用智能评标系统辅助我们,就不用反复一个个对投标文件中的材料进行人工核对了,大大减轻了工作量,提高了评标准确性。”在礼嘉镇陆庄村姜伍路道路提升工程项目评审现场,一位评审专家说。62日下午,武进区在省内开启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“智能评标”先河,顺利完成了礼嘉镇陆庄村姜伍路道路提升工程项目评标,这标志着武进区限额以下工程交易从传统“人工评标”向“智能评标”转变。

近年来,在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、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,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和“不见面”交易不断推进,公共资源交易活动“更便捷、更透明、零跑腿”,这也使得现在一些项目往往会吸引几十家、上百家投标人参与。在以往“人工评标”模式下,评审量大、效率低,投标文件内容多、定位难,仅资格审查环节就需耗费大量时间,经常出现评审结果出来要到晚上正常下班之后,极大增加了评委的工作量及投标人等标时间,还容易经常出现错漏评的情况。

采用“智能评标”方式,一方面,大大降低评标专家在客观评审方面的评审强度,使其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系统无法判别的重点、难点问题,更好地专注于主观评分点,充分发挥其“专家”属性,进一步提升评标质量。另一方面,客观评审全部由智能评标系统辅助完成,统一了评审尺度,有效规避了评标专家自由裁量和主观判断的风险,使得评标结果更加公平公正。

“智能评标系统的应用,不仅降低了交易制度性成本、提高了评标工作效率,而且推动了公共资源交易的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便利化和监管智慧化,使评标工作更加公平、公正、公开,公共资源交易更高效、更廉洁,大大提升了全区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满意度。”武进区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、武进分中心主任顾峰说。

下一步,武进分中心将积极在全区限额以下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中推广“智能评标”,实现建设工程交易项目智能评标全覆盖。同时将进一步完善评标系统,与省政务服务一张网中电子证照库进行对接,实现企业相关电子证照的验证,通过电子证照库,实现企业证照更公正更权威的比对验证。